查看原文
其他

2.5亿年前的生物大灭绝后,是小小蠕虫策动了海洋生命复苏

2.5亿年前,一场惨烈的生物大灭绝横扫地球,火山喷发,地动山摇,一片哀鸿遍野。这是地球生命有史以来,遭遇的最大一次生态危机,90%以上的海洋物种和70%以上的陆地物种,在6万年内永远消失。
地球陷入至暗时刻。海洋环境变得极其恶劣,缺乏氧气,死气沉沉,毫无生命迹象。然而,一种肉眼难以分辨的、小小蠕虫,却奇迹般地幸存下来。这是一类软躯体动物,它们独自飘在缺氧、高温、末日般的海底,成为海洋里唯一的生命。
生命复苏的使命,落在了曾经处于食物链金字塔底端的蠕虫身上。它们也不负众望地开始了亿万年的耕耘。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海洋生态系统不同功能群生物(如游泳、底栖和软躯体内栖生物)的栖居生态恢复图。
它们如蚯蚓般辛勤地翻耕海底,日复一日,使缺氧和高温的海洋环境逐渐充氧,变得越来越宜居。就这样过了300万年,节肢类和游泳动物等海洋生物出现,正式拉开海洋生态系统全面重建的序幕。
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对蠕虫来说也是悲壮的。环境改善以后,更多动物复苏,它们却是以蠕虫为食。“这些大灾难后海洋最早的探险者,最终的命运却是引来更强大的动物,被强者吃掉,颇有‘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味。”
2.5亿年后的今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陈中强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为这一“深藏功名”的小生物“正名”。
6月29日,团队研究成果——“早三叠世温室世界内生动物生态系统的抗灾恢复能力”,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科学•进展》上。研究揭示了2.52亿年前生态大危机之后,软躯体生物比骨骼生物更具抗灾恢复能力,并策动了温室海洋的生态系统复苏重建。
“生物大灭绝后的生命复苏及其动力机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也一直是尚未解决的谜团。我们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机构,用十年时间进行野外科考,对产自我国南方、西北地区26个剖面的2万余枚遗迹化石以及实体生物化石,进行生物行为学、古生态学综合分析和大数据分析,得出这一重大发现。”陈中强说。
过去的十年间,团队成员前往云南、贵州、四川和广西,以及西北地区的新疆、青海、甘肃等多个人迹罕至之地,针对多条地质剖面开展了精细的遗迹学研究工作。“研究成果中的一些重要认识,都是在穿山越岭的旅途中,在野外采集样品间歇的时候,与这些化石穿越亿年的时空对话而碰撞出的灵感与火花。”论文第一作者冯学谦副研究员说,“当然,更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
我国二叠系-三叠系地层中记录的遗迹和实体化石的生态功能多样性演化趋势图。A.遗迹化石;B.实体化石;C.浅水环境表栖固着滤食生物与食沉积物造迹生物多样性对比图;D.深水环境对比图。
地球历史上一共有5次大灭绝,这次是第三次,但却是最大的一次,为什么软躯体动物能在如此惨烈的大灭绝中幸存?
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冯学谦解释,软躯体生物与骨骼生物由于自身生理和功能方面的差异,对恶劣环境的承受能力不一样。如大灭绝之后,恶劣环境中的酸性海水使得很多骨骼生物由于自身的钙质壳体而不能生存,而蠕虫主要生活在沉积物内部,它们自身也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这一过程可能改善了孔隙水的状况。此外,它们呼吸作用对水体溶解氧气的需求也比骨骼生物少得多,使得它们对恶劣环境具有更高的抵抗力。
其实,这一幕与动物的早期演化非常类似,5亿年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蠕虫动物的繁盛要比其他骨骼生物要早2000万年,它们通过生物混合和生物灌溉的方式,促进了水体和沉积物之间含氧量和有机质的运移,改善了海底栖息环境,为后来逐渐诞生更多类型的动物提供了必要条件。如今,海洋里生机勃勃,不乏很多庞大凶猛的巨兽,“可以说,是蠕虫这种‘微不足道’的小生命,托起大灾难后海洋生命欣欣向荣的火炬。”
长江日报记者 | 陈晓彤  
长图统筹 | 陈昌   整理 | 王爽    设计 | 张莉
手绘 | 姜雅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传媒学院研究生;指导老师 | 徐莉副教授

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审核| 魏海勇 王俊芳


地大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地大新闻网 voice.cug.edu.cn中国地质大学新浪微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抖音(CUG1952)学习强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央视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今日头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腾讯视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融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